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制度,把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、干部的终身课题,形成长效机制。这不仅是巩固发展 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成果的迫切需要,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、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迫切需要,更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。 尊崇制度是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石。
我们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极大深化,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。 坚定文化自信,对于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。我们需从历史、价值和实践 3 个逻辑维度全面把握文化自信。 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 文化自信源于 “古”而成于“今”。唯有源自历史的文化自信,才是有“根”和“魂”的文化自信。
豁得出、顶得上、靠得住、战得胜。 因为有方向,所以有力量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习近平主席向人民军队发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的 “冲锋号令”。统帅一声令下,全军迅疾行动。闻令而动、听令而行,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;勇挑重担、敢打硬仗,党旗飘扬在哪里胜利就在哪里。“只要跟党走,一定能胜利”,不仅镌刻在风雨如磐的漫长革命道路上,也彰显于每一次与灾情的搏斗中。
领导干部应当克服急功近利思想,力戒浮于表面的工作作风。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境界觉悟,静下心来、扑下身子,少说多做、不唱高调,思想上“挂帅”,行动上“到底”,走进基层、直面矛盾、注重“做功”,逐级抓落实,真正抓出成效。 当前,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,人民军队的体制、结构、面貌等焕然一新。我们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落实,抓住机遇,不采华名,不兴伪事,把坚实的足迹印刻在强军征程上。